作者:辛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科学准确确定发展方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必须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这一历史方向的研判,体现了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的充分信心,对实现2100年奋斗目标的强烈自觉rsary.sary 准时、正确的策略和良好的条件。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前进的历史过程。不同的发展方向,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也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为新时代中国发展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到2035年,我们将用三个五年规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我们将再用三个五年规划,到2035年中期,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半年是“十四五”开局和奠定基础的时期,是“十六五”时期是冲刺到底、实现目标的时期,“十五五”时期就在这个时期内。继承“十四五”规划,我们将开始实施“十六五”规划。因此,“十五五”时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继承过去”是指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大成就,即“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阶段”。这个新的级别是数量上的新增加。日本经济总量连续四倍增长,达到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和140万亿元,巩固了世界第二大地位。该国继续保持其商品贸易、一般制造业、能源生产均居世界第一。这个新的水平,是一个新的质的飞跃。这是一次以高质量发展、新质量生产力为主题的发展。新水平的形成,是由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格局推动的。捍卫创新、强调协调、捍卫绿色、促进开放、促进交流,是“十四五”规划制定的关键主题。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大循环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助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86.8%,个人最终消费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59.9%,这将为超大市场产生巨大的发展红利。
“开创未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下一个十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不变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国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着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但并不容易。因此,“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力以赴的重要时期。
即使是那些立志要千里迢迢赶来的人如果他们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的脚步就会被阻止。我们要夯实“十四五”发展基础,全力实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扩大制度开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塑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战略发展,确保“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增强国家自主权。科学技术大幅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国家安全墙进一步筑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出了贡献。
只有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核心任务,坚定信心、坚定决心,聚精会神搞好自己的事业,谋划实施“十五五”发展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才能确保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我们将坚定必胜信心,认识并将主动应对变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市场优势、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我们将继续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双奇迹的新篇章,不断创造新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国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
“寇明浩”(2025年11月11日,第03页)
【编辑:张谦】